网站首页 寺院概况 见闻觉知 寺院法务 慈善公益 寺内风景 佛教影音 观寺拜佛 素食文化 佛学知识
慈善公益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慈善公益
  寺院公告 更多>>
·法讯|2025年景会寺新春系列活动通启
·淮安景会寺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出家日系列
·2024年景会寺新春系列活动通启
·随喜乐助|景会寺癸卯年腊八粥食材募集
·淮安景会寺取消壬寅年“腊八施粥”活动
·5月12日起淮安景会寺恢复开放通知
·今天是农历四月初一,香期!
·景会寺微信公众号重新换号,请诸位护法
·2022年元旦晚不举行撞钟跨年活动不对外
·淮安景会寺恢复开放的通知
·关于淮安景会寺暂停对外开放的通知
·淮安景会寺关于恢复开放的公告
·淮安景会寺声明公告
·景会寺落成全堂佛像开光暨佛闻法师升座
·关于景会寺落成全堂佛像开光暨佛闻法师
·多部委联动 回归佛教道教清净庄严
·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宗教临时活动地点
·【关注】各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齐聚北
  观寺拜佛 更多>>
2025-4-11
2025-4-6
上香 2025-4-4 景会游客
叩拜 2025-4-4 景会游客
叩拜 2025-3-7 景会游客
叩拜 2025-2-10 景会游客
上香 2025-1-17 景会游客
叩拜 2025-1-2 景会游客
上香 2024-12-11 曹璐
我要拜佛,点击这里>>
佛法的现世责任 净化人心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2014-07-26 17:14:28  点击:1138 次
 

来源:果东法师
 
  编者按:2013年6月13日,闽台佛教教育交流研讨会,2013年6月14日,海峡论坛闽台佛教圆桌会议,在厦门召开,两岸佛教界300余位法师、学者聚会厦门,直面当代佛教核心问题,共商大计。圆桌会议围绕确定佛教教育目标,创办佛教大学,摒弃传统中的糟粕等两岸佛教界共同关注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期间果东法师就佛法的现世责任发表了论文,论文摘要如下:
 
  佛教是一个宗教,佛法看待世间现象无不是环环相扣,彼此互为因缘,互为恩情,如同今日我们这个盛会就是众因缘具足,众善缘成就,而使得我们共同聚于此,
 
  首先,我要感恩恩师圣严上人,今生我们有意念修学佛法,护持佛法,弘扬佛法,这些都是我们要感恩的,尤其我们今天在一起耕耘心田,更需要感恩。所谓修学佛法,护持佛法,弘扬佛法即是菩萨道的行持,而法鼓山也就是以菩萨道的精神为依归,法鼓山非常重视教育,如同太虚大师所讲过“仰止于佛陀,完成在人间”恩师也说如果我们佛教不做教育就没有明天,所以我现在就试着来跟大家做分享报告。
 
  所谓佛陀精神并非只有来生才有接近,现实人间就有体验,当我们的心平静、安定,不受自己的情绪影响,就是念念清净,念念净土,净土就在眼前,这便是提升人格历程。对内心平静、安静一个人来讲,所体验的世界是比较和谐可爱的,与人对立比较计较之心,相对减少。因为如果我们计较、比较,晚上不好睡觉,不计较、比较,晚上好睡觉,明天工作做什么事都有效,自然读懂我们现在会心的微笑。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安定的力量,影响我们周遭的人,大家都能感受到这一份安宁。
 
  从我们这里开始,成就自心净土,用即心净土,建设人生净土。佛教的中心思想在于慈悲与智慧,恩师提出了心灵环保,这个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将深奥难懂的佛教名相、名词转化为现代人感觉亲切的理念,并以禅的精华为要,针对现在人所需的安身之道,提出有系统层次化的观念。使当代教育更加生活化、人性化以及人间化。
 
  生活化就是佛法生活化,佛学人性化,佛教人间化,这样才符合“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才不至于只是在探讨鬼神论而已,而应该解决人的问题,而佛法的研究就是在研究我们这个现代社会如何应用,
 
  佛教当代关怀在于推动全面教育,整体来讲佛法的教化就是一种教育,如何通过团体的力量来推动?以法鼓山来讲,就开成了以僧团为中心,居士担任护法,僧俗四众共同推动三大教育。
 
  最后,佛法不是愤世嫉俗的厌世法,也绝对不是一般人家误解我们法师是逃避现实的出世法,我们是做的净化人心、净化社会,入世化世的救世法。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我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实力,我用实力来跟大家共同努力,尽心尽力,随缘努力,转化压力,成为助力,开发潜力,保持毅力,凝聚向心力,展现生命力,有愿就有力,彼此共勉励。


 

 
Copyright©2010-2025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景会寺 版权所有【苏ICP备20036011号-1 苏安备32080102001174号】 地址:淮安市经济开发区景会寺路7号
Tel:0517-8379-8637 邮箱:1337261777@qq.com 传真:0517-8549-0123 邮编:223002 技术支持:通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