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寺院概况 见闻觉知 寺院法务 慈善公益 寺内风景 佛教影音 观寺拜佛 素食文化 佛学知识
慈善公益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慈善公益
  寺院公告 更多>>
·法讯|2025年景会寺新春系列活动通启
·淮安景会寺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出家日系列
·2024年景会寺新春系列活动通启
·随喜乐助|景会寺癸卯年腊八粥食材募集
·淮安景会寺取消壬寅年“腊八施粥”活动
·5月12日起淮安景会寺恢复开放通知
·今天是农历四月初一,香期!
·景会寺微信公众号重新换号,请诸位护法
·2022年元旦晚不举行撞钟跨年活动不对外
·淮安景会寺恢复开放的通知
·关于淮安景会寺暂停对外开放的通知
·淮安景会寺关于恢复开放的公告
·淮安景会寺声明公告
·景会寺落成全堂佛像开光暨佛闻法师升座
·关于景会寺落成全堂佛像开光暨佛闻法师
·多部委联动 回归佛教道教清净庄严
·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宗教临时活动地点
·【关注】各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齐聚北
  观寺拜佛 更多>>
2025-4-11
2025-4-6
上香 2025-4-4 景会游客
叩拜 2025-4-4 景会游客
叩拜 2025-3-7 景会游客
叩拜 2025-2-10 景会游客
上香 2025-1-17 景会游客
叩拜 2025-1-2 景会游客
上香 2024-12-11 曹璐
我要拜佛,点击这里>>
舞蹈《千手观音》有何佛教背景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2014-09-26 23:36:59  点击:903 次


舞蹈之“千手观音”

 

来源:菩萨在线 

 

  在佛教中千手表示法力无边,可以拯救众生于危难。千眼表示智慧无穷,可以普观世界,明察秋毫。


  据佛教典籍记载,千手观音菩萨的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唐代以后,千手观音像在中国许多寺院中渐渐作为主像被供奉。千手观音的形象,常以四十二手象征千手,每一手中各有一眼。


  佛教认为,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多种多样,众生的需求和愿望不尽相同,因此,就应有众多的无边法力和智慧去度济众生。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在过去无量劫,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讲《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时,为利益一切众生,“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千手千眼具足”,“发誓愿已,应时身千手干眼悉皆具足”,变现出如意宝珠、日精摩尼宝珠、葡萄手、甘露手、白佛手、杨柳枝手等。无论众生是想渴求财富,还是想消灾免病,千手观音都能大发慈悲,解除诸般苦难,广施百般利乐。在佛教看来,只要虔诚地信奉千手观音,就有“息灾”,“增益”,“敬爱”,“降伏”等四大好处。


  千手观音为观音部果德之尊。“千”为无量及圆满之义,以“千手”表示大慈悲的无量广大,以“千眼”代表智慧的圆满无碍。根据《陀罗尼经》云:千手千眼观世音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随众生之机,相应五部五种法,而满足一切愿求。


千手千眼观音的由来


  与在佛教中,每一位本尊都有其应化之因缘由来。作为佛教徒,固然会依据佛经中本师释迦牟尼佛金口宣说的而视为真实。不是佛教徒的人,视之为表达佛、菩萨众之悲心的“神话”也并无不可。


  千手千眼观自在是观世音大士之其中一个化相,这个化相的故事尤其殊胜:


  在无量劫之前,观世音已经是一位发心度尽众生苦难的一位菩萨。在救度众生之苦经过若干劫(即很长的时间)後,观世音在他的普陀洛伽净土上观视六道轮回中的众生,发现未度的生命仍然无穷无尽,他们恒久地受种种之痛苦的折磨,经历无数次之生生死死周转不停;故此,观音又再发心:「我当度尽一切众生,若我退心,当令我身裂为千片!」;然後观音大士又继续度苦之事业;隔了一段不可思量地长的时间後,他又再观视六道苦海,发现众生数目仍未减少,痛苦也丝毫不见息减。如是者,观音又再精进地继续度苦之工作。如是者叁次观视而发现自己的工作似乎不太见到成效时,观世音大士发心度尽众生痛苦的决心在那一刹那动摇退减了。因为他以前的大誓愿,他的头即时碎为十块,身体裂为千片。彼时,观世音的上师阿弥陀佛即化现了在他的面前,以神通力把裂为千片之身变化成为具足千手千眼的化身,碎为十片的头化为十面有的面露微笑,有的现忿目相的面容,在十面的顶上再化出一面阿弥陀佛之面容作为引导加持的表义,这就是观世音大士以十一面千手千眼之相救度众生的缘起由来了。


  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有另一个故事;经中记述:观音曾在千光王静住如来前得受大悲咒之传承,即时由初地之境界证至八地之境界,并发愿:「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是发愿後,他果真化成了千手千眼之相,这是起因於的无上慈悲宏愿之缘故。


  观世音菩萨曾在本师释迦牟尼佛前发愿:「设若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即於临命终时,十方诸佛前来授手接引,并且随其所愿往生诸佛国土。设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能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

 

 

 

 
Copyright©2010-2025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景会寺 版权所有【苏ICP备20036011号-1 苏安备32080102001174号】 地址:淮安市经济开发区景会寺路7号
Tel:0517-8379-8637 邮箱:1337261777@qq.com 传真:0517-8549-0123 邮编:223002 技术支持:通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