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菩萨在线
导读:
把人类的善念、善心送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帮助政府构建和谐社会、传递正能量、发挥佛教的积极作用。发扬佛教行善积德、济世利人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帮助困难人群。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苍龙呈祥(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华藏世界(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寺院灯碧辉煌(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赵华)
菩萨在线佛讯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整合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积极力量,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商发展问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佛教积极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正能量。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
佛教思想对古典文学艺术影响深远。著名的谢灵运、王维、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袁宏道、苏东坡等大家熟知的皈依居士,由于受益佛教般若智慧思想,开拓了创作境界,成为中国的大文学家。
佛教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许多稀世珍品一直保存至今.敦煌、云岗、龙门石窟更是世界艺术的瑰宝;佛教寺塔有许多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一些宏伟的佛教建筑已成为各地风景轮廓的标志。
佛教文化对哲学社会科学奉献巨大。赵朴初老会长在佛协第五届代表会中说:“从哲学方面来说,佛教思想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道德行为的价值和保证,对概念的分析,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完整严密的体系。
把人类的善念、善心送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帮助政府构建和谐社会、传递正能量中发挥佛教的积极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发扬佛教行善积德、济世利人的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帮助困难人群,倡导公平正义,探索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
引导信教群众遵守教规教义,用佛教道德约束言行,成为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举止文明、与人为善的好公民、好教徒。引导信教群众正确看待社会矛盾和个人得失,进行心理辅导,给予心灵慰藉,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中道宽容、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青春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