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在线佛讯 2018年6月19日0时35分,中国佛教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祥符禅寺退居方丈无相长老安详示寂。世寿92岁,僧腊81载,戒腊74夏。佛门耆宿,撒手西归,噩耗传来,四众哀恸,海天同悲。祈愿长老不舍众生,乘愿再来。
无相长老生平:
他是中国佛学院第一届毕业生;
他是佛教界的一位大德法师;
一生热衷慈善 被赞好心老人。
人们尊他为无相长老
他有一条围巾
无相长老的围巾已不知陪伴他多少岁月,正如别人不知道他在慈善事业奉献了多少年华。每当冬天来临,围巾就会悄然出现,为他驱寒送暖;春暖花开之时,它就静伫角落,乐于安然自处。这是多么高尚的品格啊,而无相长老正是这样的人。
每次从电视、报纸、登门求助等渠道获知弱势群体时,无相长老总是竭尽所能地给予帮助和送去温暖。多年以来,他的善举遍布全国各地,受惠单位达到三百多家、受惠个人两万有余。在他的带领下,祥符禅寺累计为社会公益事业捐赠数千万元。反观无相长老的日常生活,勤俭朴实,信众供奉的财物悉数上交,近千万元的供养全部用于慈善。而自己吃大众饭,穿旧僧衣,每天闻板起床,坚持早晚课诵。
无相长老洒净
无相长老虔诚诵经
几十年如一日,无相长老与围巾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和无形的默契。天有多冷,围巾不说;做了善事,长老亦不语。他们都在默默奉献着,不图虚名,只求心安。
建国初期,无相长老就已在中国佛教青年联合会任职,自身又是中国佛学院本科毕业生,无论是资历、阅历还是学问,都堪称中国为数不多的僧宝。然而如此德高望重的他却淡泊名利,利益他人。组织安排任职时,长老总是主动退让,或者挂个名誉闲职。但这并不是逃脱责任,无相长老的付出早已超越了职责所在。修建灵山大佛、举办世界佛教论坛,人们总能看到一个清瘦的身影忙里忙外,没有丝毫的抱怨,只有坚毅的步伐。
无相长老出席无锡图书馆祥符禅寺分馆暨崇德楼落成典礼
无相长老的围巾已经很旧了,但他没有舍弃;
就像看到一双双求助之手时,他也不会拒绝。
他,一直在前行着。
在视察灾情的路上,在慈善助学的途中、在贫困家庭的小院、在患者病床的身旁。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但人们常常找不到无相长老,因为他早已开启下一站的征程。每当因佛事法务外出时,无相长老总是计算好回程时间,不出席宴请,不参与游览,送去珍贵的贺礼,带回夕阳的余晖。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位核心圈外的长者,更别提他肩上那条陈旧的围巾。
无相长老出席无锡南禅寺妙光塔院落成庆典暨佛像开光法会
洗了又洗,戴了又戴。围巾享受着这种周而复始的生活,也享受着无相长老出行前的轻轻拂拭,仿佛听见在说:“老友啊,再陪我走一遭。”围巾不知道,长老是想拂去它身上清晨的雨露,还是旅途的尘埃,但它知道,拂不去的是每次砥砺前行的常伴左右,以及善举事了的默契和无言。
学诚大和尚向无相长老致赠贺礼
无锡永兴寺全堂佛像开光庆典合影留念
江苏无锡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早在三国赤乌年间,佛教就已传入无锡,更是孕育了诸多的高僧大德。进入新世纪,无锡佛教继承传统之衣钵,弘扬人间佛教之精髓,在和谐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多年来,无相长老住持道场弘教育人,且不忘造福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推动佛教的对外交往,努力促进宗教和睦,为江苏佛教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无相长老认为无论是社会慈善还是佛教慈善,慈善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帮助弱势群体,名称不同,实则殊途同归。做慈善的因缘就是哪里有需要就帮助哪里。
无相长老代表祥符禅寺向中国佛学院捐赠500万元
现代佛教的公益事业要着重社会服务与教化,对社会道德的重整,尤其功不可没。
据不完全统计,1994年至1997年,祥符禅寺共向社会捐赠款物近1400万元;1998年至2009年,捐助总额累计达3000万元。
2008年汶川地震,无相长老知悉灾情后迅速行动,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他在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投入大量资金助学,筹建了多所希望小学。
2009年,祥符禅寺再次捐款援建了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三所小学的功能室。
2016年,祥符禅寺举行“不忘初心,弘法利生”慈善捐赠活动,无相长老代表祥符禅寺向中国佛学院捐赠500万元,以支持中国佛学院的重建工作。
2005年,祥符禅寺荣获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2006年,无相长老被评为无锡市“十大公益慈善人物”;2009年,在滨湖区召开的“携手慈善,共创和谐”募捐表彰大会上,无相长老再次荣获“慈善之星”。
无相长老为《菩萨在线》题字:放下自在
无相长老书法作品
祈愿无相长老不舍众生,乘愿再来
“乐善好施、救苦救难”是佛教本义,无相长老慈悲仁爱之心,以救苦救难、扶贫济困为己任,终身致力于慈善事业,以言行默默践行着“人间佛教”的真义。长老一生精研佛法义理,以弘扬佛法为己任,用爱国爱教的思想教育僧众和世人。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佛子以长老为榜样,精进修持,为佛教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至诚祈愿无相长老不舍众生,乘愿再来,度脱娑婆众生,圆满菩提本愿。
(责任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