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有语:“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渗透在老百姓生活中,形成了一脉独特的饮食文化,丰富着传统文化的内涵。折射出中国这个古老国度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乃至民风民俗。而今天,我们要谈的是,饮食文化中的“素食文化”。
素食之古今义
古今素食之义,在广义上相差无几。素食,或作“蔬食”、“菜食”。以“素”与“肉”相对,今日主指不食肉。颜师古之《匡谬正俗》中,谓素食为“但食菜果糗粮之饵,无酒肉也”,并谓汉译佛经“素食”,乃借用汉人之说法。
素食先迹
早在上古时期,华夏先民便取草木为食。《礼记》记载上古:“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可见,在火未得实用前,就存在草木之食,即素食。《墨子·辞过》提及:“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素食在上古时期,便作为古民饮食来源。
燧人氏开创人工取火,结束了远古先民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启华夏民族饮食文明的征程。关于燧人氏的记载,华夏文明古籍有迹可循。《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爪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肠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燧人氏”。燧人氏带来火的运用,引领华夏民族踏上饮食文明之路,为素食文化丰富发展奠定了基调。
儒家推动素食发展
素食因承载儒家之礼制,得以推行。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开创了儒家,主张“仁爱”、“孝道”的思想。在其教化思想的影响下,素食文化以“服丧”和“斋戒”两种方式被推行,引导人性向善。又于汉朝时期,汉武帝以政治原因,独尊儒术,再次助长素食文化的推行。汉代丧葬守《礼记》之制,服父母丧,臣民往往啜粥,不食酒肉。《后汉书·戴良传》载:“戴良字叔笃。……及母卒,兄伯笃居庐吸粥,非礼不行”。
▲《孔丘像》/南宋·马远
居丧期间如果饮酒食肉,则往往被视为非礼之举,会遭受谴责和惩处。《汉书·霍光传》载,昌邑王刘贺被废,其中一条罪状就是居丧其间“居道上不素食”“常私买鸡豚以食”。儒家“孝”之道的推崇,使得素食被举国上下以礼奉行。可以说,素食文化借助儒家思想,在中华史册之卷画上浓厚一笔。
本土道教推动素食流行
宋朝时期,宋真宗、宋徽宗推崇道教,道家素食养生理念顺势流行。道家养生之道认为:“人之受用,自有剂量,省吝淡薄,有长久之理可以养生也……若疏食菜羹,则肠胃清虚,无渣无秽,是可以养神也”。故受道家思想影响,举国信奉道教之人,皆自主吃素助益长寿养生,甚至出现专营素食之素食店。
汉传佛教助力素食推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食素以昭文形式,举国推行。南朝梁武帝推崇佛教,以大乘经典明指佛子应断肉食,撰写并颁布了《断酒肉文》,劝勉四众弟子勿饮酒食肉。并明令出家众必须戒除酒肉:“若食肉者,障菩提心,无菩萨法,无四无量心,无大慈大悲。以是因缘,佛子不续”。以是义故,大乘佛教的兴起与东传,合力本土素食传统,使得素食文化在全国得以大展兴行,为后世民间、寺院、宫廷三大素菜流派作铺垫。
素食渐成派系
元明清三代,随着中国饮食文化的愈加丰富,素食形成了三大流派。素菜在书籍中的记载愈来愈多,至清末薛宝辰所著《素食说略》,菜品多达200多种,把中国传统素食引领至新的高度,至清代形成寺院素菜、宫廷素菜及民间素菜三个流派。
中华民族的素食文化源远流长,在佛教传入之前,便有古圣先哲教以素食守孝道。素食承载三教之义理,得生根发展之“营养土壤”。
▲《三教图》/明 画中的人物为老子、孔子、释迦牟尼,将道,儒,释三教合于一幅,表现了明代三教合一的思潮。
中国儒家之“仁爱”与“孝道”,汉传佛教之“慈悲不杀”,本土道教之养生理念,皆在素食文化中得以绽放光彩,良化世风,促成具有历史底蕴的中华特色素食文化。素食也将不止步于历史,以中华优秀道德内涵,继续传承与发扬!
|